查看原文
其他

卡特学者论三农:城乡二元结构催生五大问题,迫切需要破除

浙大卡特三农智库 浙大卡特三农智库 2023-10-24


日前,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举行。关于城乡二元结构,会议提出“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关于农业强国,会议提出“走自己的路,不简单照搬国外现代化农业强国模式”;关于产业振兴,会议提出“做好‘土特产’文章”。


这些新提法引发了“三农”学者的关注,围绕这三个方面,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了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的专家。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英文简称“CARD”,译为“卡特”)是教育部人文社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智库)。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钱文荣教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二元经济结构主要是指发展中国家城市的工业部门与农村的农业部门在经济和结构上的差异,即传统农业部门利用传统方式进行生产,其劳动生产率和劳动者收入极低,而现代工业部门采用现代生产方式,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相对较高。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现代工业部门转移,城乡之间的差距将逐步缩小。


然而,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与其他国家不同,表现为二元经济结构与二元社会体制的交织。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包括粮食供给、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多个方面的二元社会制度体系。城乡二元结构区别对待工农、城乡,禁止人员、商品等自由流通。这一制度的形成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成因。建国初期,为迅速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打破国际社会的封锁,我国选择了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道路,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钱文荣称,客观地说,城乡二元结构在当时稳定社会发展、保证经济有效运行、促进工业水平提升、改善城市经济状况等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也产生了一系列城乡矛盾,严重阻碍我国社会长期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发展日新月异。但是,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依然严重。


具体来说,一、要素市场扭曲,导致劳动力、资本和土地在城乡的配置结构不合理;二、城乡权益结构出现新的矛盾,在原来城乡差距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城市内部的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外地人与本地人之间新的二元权利结构;三、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城乡分工不明确,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不明显,农村产业发展落后;四、国民收入分配分配结构上出现严重的城市偏向,城乡收入差距依然较大;五、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发展不协调,大城市过度发展与农村城市化滞后并存等等。


钱文荣称,前述这五方面问题,都是我国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主要障碍,迫切需要予以破除。


之所以难以全面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在于长期以来形成并不断积累的二元体制机制矛盾。钱文荣解释称,人口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制度门槛较高,农村人口城市融入难;城乡土地市场严重分割,农村土地价值和配置效率难实现;城乡金融制度安排差异明显,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失衡,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严重落后于城市等。


因此,县域层面就成为破除这一制度的突破口。在前述会议上,中央明确提出“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今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文件,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文件指出,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钱文荣解释称,县是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单元,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有其必然性。


从空间构成看,县域一般由县城、乡镇、村庄组成,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区域;从要素集聚看,县城和中心镇大多是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公共设施相对完备,与特大和大城市相比,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的“门槛”较低,县城和中心镇对农村人口具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从文化认同看,县城、中心镇与所辖农村地域相连、习俗相似,有利于农民进城后更好地融入城镇。


他认为,发挥县域综合优势,把县域作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主战场,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有着重要意义。


不简单照搬国外模式


延续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关于农业强国,会议特意指出,走自己的路,不简单照搬国外现代化农业强国模式。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国际院长陈志钢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央明确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部署,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选择,也是符合全球现代化进程的普遍规律。然而,由于环境、禀赋、发展动态等异质性,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和模式不尽相同。


根据不同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全球现代化农业强国涌现出不同模式,比如基于土地规模化的美国模式,以特色高价值农业为核心的欧洲模式,建立在精细农业基础上的东亚模式等。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郯城街道农民将收获的水稻装车(2022年10月23日摄)。新华社图


陈志钢称,中国的基本国情是“大国小农”,食物和营养需求巨大,同时有超过2亿的小农户,各个区域资源与发展差异大。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农业大国,要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国尚无先例,照搬国外模式也不符合实际,中国必须坚持保障粮食安全的底线要求,同时借鉴国外现代化农业强国一般道路的共同特征,走多元化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在陈志钢看来,国外农业现代化强国道路,有三点值得借鉴。一、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导作用,辅以对农业农村全面发展的政策支持,调动基层主体积极参与农业强国建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二、以法制为指导,稳定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支持方向,根据社会经济转型和发展的动态需求,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和改进支持手段,尤其要积极采纳和推广可持续标准、良种、数字技术等创新成果;三、重视并坚持资源环境保护,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农食系统向可持续和韧性发展转型。


做好“土特产”文章


在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特色农产品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在产业振兴过程中,要做好“土特产”文章。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教授、电商中心主任郭红东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土特产”大部分是各地乡村的特色产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本次会议做好“土特产”文章的部署,其实是对二十大报告的具体落实。


在中国,“土特产”是土产和特产的并称。


郭红东解释称,土产一般指各地的农副业产品和部分手工业产品,如松香、陶瓷器、丝织品等;特产则指各地土产中具有独特品质、风格或技艺的产品,如云南过桥米线、广西柳州螺丝粉、福建沙县小吃、湖南张家界的葛粉等。尽管我国各地土特产门类很多,但普遍面临产业链条较短、要素活力不足和质量效益不高等问题。


针对会议提到的做好“土特产”文章,郭红东认为,要发展土特产产业,关键要解决目前制约其发展所面临的土地、资金和人才等要素的制约。


比如,完善乡村土特产产业振兴的政策措施,加强对乡村土特产业的财政金融支持,进一步完善乡村土特产产业发展的土地保障政策;再比如,积极培养和引进人才,助力乡村土特产产业发展,大力培养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农村电商人才、乡村工匠等乡村土特产产业发展人才。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邵海鹏    责编:刘展超


社科报头条|黄祖辉教授等学者接受《社科报》采访,谈以高质量“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媒体聚焦|张忠根教授参加杭州电视台《我们圆桌会》节目,共同探讨《杭州市乡村建设条例(草案)》


媒体聚焦|《第一财经》专访黄祖辉:建设农业强国要把握好“三对关系”


喜讯|浙大卡特入选2022CTTI高校智库百强榜A+,并获年度智库优秀成果特等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